现在想找菲律宾阿姨简直跟抢破头一样难!在首尔江南区的一个妈妈咖啡馆里,几位主妇正热烈地讨论着家政服务的新趋势。
据韩国媒体报道,2月15日,随着首尔市政府推出的外籍管家试点项目延期,菲律宾家政人员的月薪涨到了300万韩元(大约1.6万元人民币),但还是供不应求。这个本来是为了减轻育儿压力和支持女性职业发展的政策,现在却因为费用太高和阶层分化的问题,惹来了不少争议。
从2025年3月开始,菲律宾保姆的时薪从1.39万韩元(大约77元人民币)涨到了1.68万韩元(大约93元人民币)。如果按每周工作40小时来算,月薪也从242.5万韩元(大约1.34万元人民币)涨到了292.3万韩元(大约1.62万元人民币)。
虽然价格涨了不少,但江南区那些高档小区里的预约单还是排到了半年以后。有些中介说:“会双语的阿姨特别受欢迎,很多家庭还要求保姆能提供早教和英语辅导。”
据说这个政策本来是为了通过引进外国保姆来帮助双职工家庭减轻育儿负担,减少女性因为生孩子而不得不中断工作的比例。但是数据显示,只有30%的用户来自江南、瑞草和松坡这三个富人区,普通家庭因为经济压力根本用不起。首尔市劳动福祉部也承认:“这个项目确实偏向了高收入人群,但我们正在研究一些补贴方案。”
问题不仅仅在于费用。有些社会学者指出,一些雇主把菲律宾来的保姆当成“移动英语老师”,要求她们做超出家政工作范围的事情,甚至还有招聘信息要求保姆要辅导孩子的作业。
这种需求的变化让服务性质慢慢偏离了初衷,还引发了关于伦理的讨论:“当外国保姆被赋予教育职责时,是不是模糊了雇主和雇员之间的界限?”
除此之外,新签证制度还让菲佣可以自己租房,不再像以前那样挤在集体宿舍里。不过,高房租也使得服务费水涨船高。菲律宾驻韩劳工代表说:“我们当然支持改善工作环境,但是费用增加可能会让更多人选择非法雇佣。”
虽然首尔市政府说这个项目的满意度达到92%,但还是有不少人反对。在青瓦台的国民请愿网站上,“别再用纳税人的钱补贴富人”这条请愿已经收集了超过10万个签名。韩国女性政策研究院也建议说:“应该设立专门针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项目,不然这个政策就变成了固化阶级的工具。”
这股菲佣热潮其实反映了韩国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政府想通过这种政策来解决低生育率和性别平等问题,但实际上,由于资本和阶层差距,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当每个月花1.6万人民币请个保姆成了新的“教育军备竞赛”,大家不禁要问:这样的“高端服务”真的能提高韩国的出生率吗?
Powered by 传奇彩票娱乐平台登录 RSS地图 HTML地图